有学者研究表明,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比如建立英国在孟加拉霸权的克莱武和创办怡和洋行的马地臣,回国后都变成了地主,但他们还是被传统贵族所排斥。这一现象后来得到改变的背景应该是
A.责任内阁制确立 | B.宪章运动展开 |
C.1832年议会改革 | D.两党政治确立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主权属于人民全体 |
C.天赋人权 | D.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941年中共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的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