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新青年》中撰文声称:“国人等欲脱蒙味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下列文章与陈独秀认为的“科学”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A.孔子首创私学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处世观 |
| B.亚里士多德一生实践“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治学精神 |
| C.达尔文实地考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
| D.毛泽东认真思考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
|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是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 C.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 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
| C.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
| D.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
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而创办的近代企业是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上海发昌机器厂 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 |
| 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 |
| 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清政府的敲诈勒索 |
| 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