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16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邹贺栓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根食生产的新途径,关健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材料二

(l)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根据图14说出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

(2)比较图13中A、B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近年来,图13中C省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生产厂,产品销往全国。试分析在该省发展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
(4)试分析图14中D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
(5)根据图15和图16,就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至少答出3点,3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旅游地理】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这就是 “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材料二:吉林雾凇形成示意图

(1)人们常说 “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原因。
(2)2007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失。简要说明原因。

根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 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春季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是陆运,冬季用马拉木材在积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据材料分析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8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据图分析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在新疆,哈萨克人放羊,维吾尔族人卖羊,汉族人吃羊。”试分析这三个民族在该地区各自的聚居地及主要从事的行业。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2013年新年以 来,雾霾天气一直盘桓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上空,大气中的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城区空气质量污染严重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从历年来的监测数据看,每年秋冬季的空气质量都不乐观。在石家庄市每年持续的雾霾天气易在秋冬季节发生,常发生于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期间。
材料二:石家庄及附近区域图

(1)石家庄秋冬季节多雾霾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雾霾天气的产生?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 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 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 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 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 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 简析其主要成因。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外,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