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时候了,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钗不能来了,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 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为《秋窗风雨夕》。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秋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续。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挑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1《春江花月夜》是 代著名诗人 所作。其中的著名诗句有: , 。
2请就本段的人物性格进行简要的分析鉴赏。
子贡问孔子怎样与朋友相处,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自辱焉。”(《论语·颜渊》)请对孔子的话作解读,要解读出一定的深度。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相应的题目。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2)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全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
【甲】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乙】 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结合甲文,简析孔子为什么会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乙文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①②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孔子韩非子
②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孔子与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