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11分) 如图A、B、C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D图表示发生在某生物细胞中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

(1)图A、B中,A具有而B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       _;B具有而A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和液泡。
(2)A、B、C中,能够发生图D所示生理活动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D中,箭头①表示 ________气体在两种细胞器中的出入情况。
(3)A、B、C中,经有丝分裂并分化产生的细胞是图_________,B图所示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三个细胞器的名称)。A、B、C中,所代表的生物是以DNA作遗传物质的是图_______,C图中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图B所示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图B形成的组织是否为很理想的鉴定DNA、RNA分布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能在细菌中快速进行DNA复制,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以备研究使用。相关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 kb,则经人工改造的gt1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大长度为 kb。人工改造载体时,为获得较大的插入能力,可删除噬菌体DNA组成中的序列以缩短其长度。
(2)噬菌体DNA上通常没有适合的标记基因,因此人工改造时需加装适合的标记基因,如上图gt10载体中的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构建基因克隆载体需用到的酶是,外源DNA的插入位置应位于imm434基因(之中/之外),使经侵染培养后的受体菌处于状态。
(3)蛋白质与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该元素,再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短时保温后搅拌、离心,可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试管部分。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酶和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组织,然后经过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
(2)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3)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试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到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置在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
(2)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鼬为杂食性,也常以谷物为食,则田鼠和鼬的种间关系为
(2)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3)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鼬在遇到危险时,常喷出恶臭的液体,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为
(6)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7)该耕地中富含磷元素,被生物体吸收后,在细胞内,磷元素通过参与反应(写反应式),保持细胞内ATP含量的相对稳定。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2)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需通过的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来识别瘦素。
(3)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如其分泌的可引起尿量减少。
(4)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
分析以下实验: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