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动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⑴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    ,从变异类型看,单体属于          。

⑵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为              
⑶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右表。据表判断:显性性状为    ,理由是                             

 
短肢
正常肢
F1
0
85
F2
79
245

⑷根据⑶中判断结果,可利用非单体的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且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让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且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②若                           ,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⑸若通过⑷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的果蝇的概率为       
⑹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该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                       
                                      ;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2分)。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上填中文名称)

(1)请写出结构⑦的各部分名称:a,b,c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3)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供给。
(4)细胞的识别与⑥中的【】有关。观察活细胞中的②常用的染色剂是
(5)图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填序号)。
(6)用含有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该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一种含35S的蛋白质。请写出35S在细胞各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用“→”和序号表示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
(7)信使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由核中进入细胞质中并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的生物膜的层数是层。

请回答:
(1)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繁殖种苗的速度。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部
(2)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的污染。
(3)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而与配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脱落酸、2,4-D)。
(4)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_________灭菌、干热灭菌和________灭菌。
(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 g土壤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③吸取0.1 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______色。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酵母菌适合生活在偏酸性环境,而放线菌则适合生活在偏碱性环境中,分离二者所用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
(5)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
(6)腐乳制作过程中影响其风味和品质的因素有哪些 ( )
①盐的用量②酒的种类和用量③发酵温度④发酵时间⑤香辛料的用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③④

某二倍体高等植物有三对较为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现有一种群,具有该三对等位基因的植株若干株(具此基因型的植株用M表示)、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若干株(具此基因型的植株用N表示)、以及其他基因型的植株若干株。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种表现型,其中有种表现型的植株可能是杂合子。
(2)如M×N,子一代红花窄叶中粗茎占,则三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3)如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植株M自交,则子一代中红花窄叶中粗茎占。从子一代中随机选择红花宽叶粗茎植株与白花窄叶细茎植株杂交,子二代均为红花窄叶中粗茎的概率为
(4)如M×N,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1:1,请在下图1中绘出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5)如M×N,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则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2所示。

下列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芦荟在夜晚不能合成三碳糖,原因是缺少碳反应所需的。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的CO2来源是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和
②如果在白天突然降低环境中的CO2,这段时间内芦荟C5含量的变化和芥兰分别为____和_____________
③白天,如果保持光照强度和水分供应不变,需要进一步提高芦荟的光合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④如图,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三碳糖,如果被运到叶绿体外,将转变成,供植物体的所有细胞利用。
(2)气孔开放程度可以用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以下表格是在研究“水分对苜蓿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为一个月实验期间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请回答:

①根据表中数据,请分析土壤含水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
②上图2表示生长于不同的土壤含水量的两组苜蓿在一天内的光合速率的变化。由图可知,土壤含水量为8.O条件下,14:OO时叶片的气孔导度(大于/小于/等于) 16∶OO时;土壤含水量为17.1条件下,在图示时间范围内,苜蓿体内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间点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