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组同学研究物体做功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分别用九台小电动机匀速提起不同的重物,利用相关仪器测出做功时间、重物的重力和提起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得出电动机做功的多少。该小组同学把九台小电动机分成三组,观察到每组的做功快慢相同,且第一组做功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 |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
实验序号 |
做功 (焦) |
做功时间(秒) |
1 |
5 |
2.5 |
|
4 |
5 |
4.0 |
|
7 |
4 |
4.0 |
2 |
10 |
5.0 |
|
5 |
10 |
8.0 |
|
8 |
8 |
8.0 |
3 |
15 |
7.5 |
|
6 |
15 |
12.0 |
|
9 |
12 |
12.0 |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做相同的功,电动机所用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7(或5与8,或6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
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一硬币的直径是 cm;
2)为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小迪同学在同一水平面上让叠放的物块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所示.已知铁块和木块共重36N,则:
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甲=8N;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乙=10N.
(1)甲、乙实验中,将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 ;
(2)甲实验中,铁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3)通过实验,小迪同学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
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lO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__,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__________。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_________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下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第一步,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 |
-20 |
-10 |
0 |
10 |
20 |
30 |
声音速度/m·s-1 |
318 |
324 |
330 |
336 |
342 |
348 |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