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如在人类的1号染色体上包括以下几种基因:
基因控制 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
Rh血型 |
D:Rh阳性 d:Rh阴性 |
红细胞形状 |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
若父、母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别如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我们不能作出下列哪一个结论( )
A.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概率为1/2
B.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是Rh阴性
C.母亲正常减数分裂次级卵母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aDe
D.他们有的孩子有可能不产生淀粉酶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
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卡佩奇和史密斯以及英国的埃文斯等3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基因靶向”技术上的贡献。“基因靶向”又称“基因敲除”或“基因打靶”,是指定向替换生物某一基因的技术。它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染色体变异 | D.DNA复制 |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
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缺失 |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 | B.基因重组 | C.环境影响 | D.染色体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