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 A.(4)(5)(7)(8) | B.(1)(4)(5)(6) | C.(1)(2)(3)(6) | D.(1)(4)(5)(7) |
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酶A处理后Ⅰ与质粒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
| B.Ⅱ是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
| C.Ⅲ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
| D.该过程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
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
| 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 |
|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
|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
红江橙种植几年后往往容易积累病毒导致品种退化。在生产上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 A.有丝分裂和分化 |
| B.染色体变化和细胞全能性 |
| C.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 |
| D.DNA的复制和表达 |
下列关于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能产生相应抗体的B细胞 |
| B.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是为了获得融合细胞 |
| C.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是为了获得单克隆抗体 |
| D.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培养,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胚胎 |
科学家发现将人的干扰素的cDN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产生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为 106μg/ml,只相当于天然产品的十分之一,通过基因定点突变将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使大肠杆菌中生产的β一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提高到108μg/ml,并且比天然β一干扰素的贮存稳定性高很多。此项技术属于
| A.细胞工程 | B.蛋白质工程 |
| C.胚胎工程 | D.基因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