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两小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小组1猜想:电流可能跟电压成正比;
小组2猜想:电流可能跟电阻成反比。
(1)小组1的做法是:按图所示连接电路,此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状态。保持定值电阻R=10Ω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得到多组数据。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2)小组2连接了如图18所示的电路。
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① 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记下电流表示数;
② 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大于1.5V,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记下电流表示数;
③ 将10Ω电阻换成15Ω电阻,闭合开关后发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
C.滑动变阻器断路 |
D.定值电阻短路 |
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5 |
35 |
45 |
55 |
65 |
温度/℃ |
100 |
71 |
55 |
45 |
35 |
28 |
24 |
22 |
22 |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环境的温度为℃
(2)请在右面坐标图中通过描点画出上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根据图像,你发现的规律是:。
(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 min;
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的冷却效果更好。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是沸腾前的情况。
该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60 |
70 |
80 |
90 |
95 |
99 |
99 |
97 |
99 |
99 |
99 |
99 |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第min时的数据明显有错误。
(2)从记录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沸腾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至少填一种)
(4)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在进行该问题的实验探究时,小李根据自己的经验感受,提出:“在同种液体中,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现有实验器材:测力计、多个相同的钩码、高度足够的烧杯、水。请你根据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小李的猜想。简明陈述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