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难时刻,祖国接你回家。2011年2月,鉴于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海陆空联动,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有序的撤出了3.5万多中国公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行动。
这次撤离行动取得成功,取决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得益于我国多年来的成功外交:
◇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主持正义,得人心,朋友多。
◇我国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
◇ ……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内容?
(2)我国在外交活动中为什么要坚定地维护本国公民的利益?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规定: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气象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的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重要的思想资源,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下材料是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的节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贞观政要·君道》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说明从传统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附加题围绕城市化建设,某校高二(1)班展开探究
【灾后反思】
街道成河流、地下停车场成游泳池、小汽车成“潜水艇”……城市已成水中泽国,这是2010年5月特大暴雨给广州留下的记忆。同期,江西赣州市也出现了特大暴雨,兴建于宋代的福寿沟,确保了赣州这座千年古城安然度过汛期。为什么古人建设的排水系统历经千年而不衰,而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却如此脆弱。专家提醒,重城市形象轻人文关怀、重经济功能轻生态效益,几乎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通病
【灾后重建】
洪水过后,为今后蓄洪需要,A市政府拟对地处洼地的某行政村实行整体搬迁。为了使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打算召开一次民主听证会,并将此事在全市公布,征求市民的意见
【未来城市】
近年来,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2009年城市化率46.6%。“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率突破50%,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左右。目前中国已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谋划着“超常规发展”的蓝图。在中国城市的发展中一直面临着两支方向性的选择——作为市民生活的归属地的城市和作为地方政府经营对象的的城市,而大部分城市往往罔顾居民的呼声而让后者占据了主导作用。
问:结合三则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你认为在城市建设中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1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问(1)我国政府要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2)材料中“蛋糕做大”与“蛋糕分好” 体现了政府的什么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