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华夏大地引起强烈反响。
材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但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还有市场,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材料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将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响应十八大“美丽中国”号召和“生态立省,美丽浙江”的精神,我省J市高一(1班)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获得相关资料如下:
材料一:“史上最脏”给“美丽中国”蒙上阴霾,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环境将成为国家崛起中最大障碍,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真相”。广大民众埋怨声起,纷纷指责政府不给力。
材料二:我省J市的政府实施“做好加减乘除,建设生态文明城”的顶层设计。做好加法——加大投入,造林绿化,增加绿量;做好减法——整治污染,节能减排。做好乘法——提高质量,循环再生;做好除法——加强审批,强化效益。同时要求践行公民行动,守望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并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而出谋划策。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 “公民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浙江省J市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城。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始终把民生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3月到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涉及14个课题,78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全国22个省、区、市,开展历时4个多月的调研,形成15个专题调研报告。
2010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了专题调研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报告中深入研究了“十二五”期间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等重要问题,并建议国务院配合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改革,合理确定政府性收入的总规模和总收入,实现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合理均衡增长。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进行专题调研并对政府提出了相关建议,这一过程蕴涵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有人认为,“解决公平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结合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建议,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
(3)中共中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假设你是某市的市委书记,你将如何为保障和改善当地的民生事业尽职尽责?

2010年7月5日~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东中部地区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继续把西部大开发推向前进,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请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联系材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15分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