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Al+Fe2O3 高温 2Fe+Al2O3被称为“铝热反应”。镁和氧化铜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镁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充分反应后对于固体剩余物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剩余物是什么?
【猜想假设】假设① 铜和氧化镁;假设② ;假设③ 。
【查阅资料一】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固体剩余物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1)固体部分溶解,溶液为无色。 |
假设①成立。 |
(2) 。 |
假设②成立。 |
|
(3) 。 |
假设③成立。 |
【总结一】(1)对于有多种物质参加的化学反应,要推测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剩余物的成分,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2)一种金属单质可以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
【思考】是否任何一种金属单质都能与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
【查阅资料二】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几组反应信息。
实验组别 |
I |
II |
III |
IV |
V |
药 品 |
Al |
Fe |
Ag |
Al |
Cu |
CuO |
CuO |
CuO |
Fe2O3 |
Fe2O3 |
|
相同条件下是否反应 |
是 |
是 |
否 |
是 |
否 |
【总结二】根据上表对比分析得出: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能发生反应,需满足的条件是 。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13 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 、关闭弹簧夹-----,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
丁装置中溶液 |
丙装置中溶液 |
pH |
6.50 |
5.60 |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
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用氧气测量仪测得收集的气体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起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 (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 。
【结论与反思】
(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
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 |
含有CO和CO2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 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 ;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 ;D装置的作用是 。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
【2015年上海市】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 ;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 (选填“前”或“后”)放置。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 实验编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大理石 |
m g,块状 |
m g,块状 |
m g,粉末状 |
m g,粉末状 |
盐酸(过量)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w g,稀盐酸 |
w g,浓盐酸 |
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I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
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网
目的 |
原料 |
发生装置 |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
制取二氧化碳 |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
A |
|
制取氧气 |
粉末状二氧化碳 3%的过氧化氢溶液 |
B |
|
【2015贵州省安顺市】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 出 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 阅 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 计 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 。
(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 。
(4)小亮认为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
你认为 (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 。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2015年广东省】“题23图”为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I)含可燃性气体CO;(II)含可燃性气体CH4;
(III)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备用。
【进行实验】
步骤 |
实验搡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⑴ |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 的洗气瓶。 |
![]() |
目的是除CO2等 酸性气体。 |
⑵ |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 |
目的是除去 。 |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 |
无水硫酸铜 ; ‚烧杯内壁变浑浊。 |
证明有H2O生成; ‚证明有 生成。 |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III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 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的存在,
其方法是 。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