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材料一 下面甲图是某国某州区域图,乙图是三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
材料二 圣迭戈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被誉为“全世界最舒适的地方之一”。这座城市建有世界一流的机场、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共有5所大学和7所学院,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有学士学位;是生产无线通信产品的高通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IBM、诺基亚、爱立信和英特尔等的研究基地之一。
(l)乙图中三城市所在地区典型自然带是 。
(2)说出图示地区由北向南降水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图示地区南部是该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请从气候角度评价其生产条件。
(4)根据材料分析圣迭戈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阅读材料及“全球人口增长预测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2011年10月31日,地球人口达到70亿。其中非洲大陆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印度人口将在2025年超过中国。
(1)根据全球人口的增长趋势,今后几年内,人口增长趋势将。(2分)
(2)A国是印度尼西亚,该国城市化水平比较。(2分)
(3)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 )
A.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 |
B.新生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的大洲 |
C.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排序与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排序相同 |
D.各大洲新生人口增长率的大小与其人口基数密切相关 |
(4)你认为欧洲与发展中国家各会产生怎样的人口问题,应对的措施分别是什么?(8分)
生物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生物灾害没有销声匿迹,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历史上从春秋到元朝期间111次蝗灾发生的大致月份统计图。
材料二:传统社会中,人们每遇到蝗灾时就到虫神庙中求蝗神接受人们的供品,不再吃他们的庄稼。下图为我国虫神庙的主要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蝗灾发生的主要季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简要说明我国蝗灾的分布特点及治理措施。
下图为一段时期内我国某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寒潮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1984年首次组织南极科考以来,已经相继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62°12'S,58°57'W)、中山站(69°22′S,76°22′E)和昆仑站(80°25′S,77°06′E)等3个科学考察站,成功组织了29次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许多高水平考察研究成果,为人类认识南极、探索极地奥秘做出了重要贡献。据央广网北京2013年12月25日消息,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两支内陆考察队——泰山站队和格罗夫山队完成了物资集结正式出征。按照计划,泰山站队将在距中山站522公里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开始建设中国第4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材料二:南极地区示意图。
(1)我国已经建成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一年中极昼天数最多的是站,其极昼天数大约为天(不考虑地球公转速度的差异)。
(2)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直线距离大约为千米;若科考队员选择最短路径,由昆仑站出发到达长城站,其前进方向为。
(3)与南极大陆相比,北冰洋的气温较高,请简述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
(4)南极科考站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圆柱形钢架结构把主体建筑架空,试分析这样做的地理原因。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请据图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结合图甲,分析图乙中甲区域的降水特征及其原因。
(3)图甲中中部地区是我国是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区,试分析其发展商品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虽地处内陆,但P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