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一段时期内我国某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形成该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寒潮来临之际,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是什么?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境内峰岭耸峙,河谷、盆地穿插其间。耕地面积小,农业生产发展受到限制。近年,福建省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构建区域城镇体系,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海峡西岸城市群积极承接台湾岛产业转移,发展电子产品组装、汽车制造、造船、电机等工业部门,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二海峡西岸未来工业空间发展格局示意图(下图)

(l)简述海峡西岸经济区崛起的区位优势。
(2)说出海峡西岸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简述海峡西岸城市群承接台湾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和图甲、图乙,结台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密苏里河和俄亥俄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堤两岸多沼泽分布,河口成鸟爪状向海外伸展。每年约以75米的速度向墨西哥湾延伸。
材料二密西西比河流域两城市气候资料(图甲)

材料三密西西比河水系图(图乙)

(1)比较密苏里河与俄亥俄河流量的差异。
(2)俄亥俄河常常导致密西西比河下游洪涝泛滥,分析其主要原因。
(3)说明密西西比河河口三角洲发育为什么主要得益于密苏里河?

(3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以南与秦岭以北,呈东西狭长分布, 号称“八百里秦川”。改革开放后作为通向西北的桥头堡以及通向西南的北大门,该区域农业和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1)说出图中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原理。
(2)阐述图示区域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3)分析图示区域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

阅读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江桥—大赉段年平均径流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2)图中乌裕尔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描述该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并分析该河成为内流河的主要原因。

【旅游地理】
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在;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
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中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
(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