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如图所示,一平板车以速度 vo =" 5" m/s 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某时刻一货箱(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平板车上,货箱离车后端的距离为 ,货箱放到车上的同时,平板车开始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做 a1 =" 3"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货箱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μ =" 0.2" , g =" 10" m/s2。求:
(1)货箱刚放上平板车瞬间,货箱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货箱放到车上开始计时,经过多少时间货箱与平板车速度相同;
(3)如果货箱不能掉下,则最终停止时离车后端的距离 d 是多少 。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为;
②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为;
③用天平测出摆球质量为;
④用秒表测出单摆次全振动所花时间为
;
上述测量中哪一项是测量是不需要的,(填写标号)
若测量摆球直径的读数情况如图,则摆球直径的测量值为
㎜。
如果该同学根据测量的数据所算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小,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
A.计算时将![]() |
B.计算时认为摆长就是![]() |
C.误将![]() ![]() |
D.误将![]() ![]() |
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1)请你用实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注意两个电表选用适当量程,并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在左端时其电阻值最大;
(2)某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结果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 |
2 |
3 |
4 |
5 |
6 |
|
U/V |
1.37 |
1.32 |
1.24 |
1.16 |
1.10 |
1.05 |
I/A |
0.12 |
0.20 |
0.31 |
0.32 |
0.50 |
0.57 |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点未画出,另选连续的3个计数点A、B、C作为测量的点,如图所示。经测量知道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0.50 cm、86.00 cm、130.50 cm。
(1)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B=_______ m/s,重物由O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了_______ J,动能增加了_______ J(最后两问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所测量的数据,还可以求出物体实际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 m/s2,则物体在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
为了测定电源电动势E的大小、内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某同学利用DIS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用电压传感器1、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测得数据,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机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M、N两条U—I直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乙中的M、N两条直线可知()
A.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B.直线M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C.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1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D.直线N是根据电压传感器2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画得的
(2)图像中两直线交点处电路中的工作状态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滑到了最左端B.该电源在该电路中的输出功率最大
C.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5W D.该电源在该电路中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3)根据图乙可以求得定值电阻R0= ____Ω,电源电动势E = ___ V,内电阻r = ____Ω。
( 1 )图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cm
(2).
|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试图以图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一套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小木块、细沙.当连上纸带,释放沙桶时,滑块处于静止.要完成该实验,你认为:
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