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突出强调了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两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举措,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会议指出要找准着力点,把促进就业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材料二 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 |
具体表现 |
观念因素 |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
区域因素 |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
能力因素 |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
信息因素 |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材料一某电子商务公司只用了6年时间,就以每年300%的速度超越行业的所有对手。该公司在不断壮大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成功的秘诀?
公司坚持以“产品、价格、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坚持“先人后企”的发展理念,并与众多供应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诚信联盟。建立自有快递公司,提高库存周转率,节约了成本:从而提:十公司的竞争力。推出了“价格保护”、“延保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现在,公司获得总额达1.5亿美元的融资,已收购某国外服饰网上购物商城,获得了更优质且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和供应渠道,正逐步从3C产品扩张到传统百货。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成功的秘诀。
材料二截止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参与的网民中有87.9%的人“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为什么关注网络监督?你认为应如何确行使网络监督?
材料三2010年首届北京电视台《网络春晚》为中国的岁末文化增添了一抹绚丽的亮色。“条条网络通北京,你我都能上春晚”的立意、由网友推选节目创意、演员、导演和主持人的广策略吸引了全球华人的参与,最终出现在“网络春晚”的演员和节目形式,都是网友和观众票选而出的结;晷。在全球的互动播出平台上,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和网络特有的节目形式,为全国乃至全球网民献上以“七天看春晚,天天过大年”为主题的“新春晚”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概括网络传播方式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8分)
材料四人民网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表明,90%的网民关注两会,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发言人李肇星的答记者问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回答有关人大代表职权的提问时,李肇星认为,各级人大代表是有职有权的,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职权的行使都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人大是通过会议集体讨论和决定问题的,代表个人不直接处理问题,包括处理具体事项和具体案件。
(4)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知识,说明发言人的上述回答体现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什么?该原则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协调高效运行?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确定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围绕这个主题,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加与他们一起探讨下列问题:
(1)我国确立这个主题体现了你学习过的哪些道理?(4分)
(2)为了转变发展方式,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至少2个角度,3分)
(3)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在学校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实际行动?(至少三个方面,3分)
2010年1月25日,郭庚茂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中原崛起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障。围绕文化强省建设,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请你与他们一起探讨下列问题:
(1)请你为文化强省建设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加快文化强省建设与中原崛起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3)为了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我们中学生该怎么做?(至少三个角度,6分)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三个角度,6分)
(2)为了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请谈谈你的看法。(至少两个角度,4分)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同时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落实防范余震措施,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灾情牵动人心,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驰援灾区。在第一时间,抢险救援、物资调拨、医疗救助、生活安置等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为了挽救生命绝不放弃生的希望。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材料体现了你学过的哪些道理?(至少三个角度,6分)
(2)为了支援抗震救灾,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至少两个角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