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E ;小溪处所在地为 。
(2)A、B、E三地中,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 地。
(3)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_____地气
温更高,大约高 ℃。
(4)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读 “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和“印度略图”,回答问题。( 10分)
(1)从右图中可以看出,印度大体上位于(山脉)和(海洋)之间,东部濒临 (海湾),西面临(海洋)。
(2)右图中河流B是河,被称为印度的“母亲河”。K是 (城市),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
(3)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人口均居世界第位。左图A是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观察地图可知其形成的条件是。
(4)从左图可以看出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和,二者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处为著名的海峡,它位于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洋的海上通道。
(2)图中的航线①从我国沿海出发,经过该海峡后,向西往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运河,可到达 海(B处)。
(3)图中航线③表示大型轮船不能通过航线a,只能绕道非洲南端,到西欧和北美各国。
(4)把A海峡称之为“海上生命线”的国家是,其原因是该国所需的大量(矿产)要从沿岸国家沿航线②经A海峡运送。
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部分,认真阅读下图中的信息,其中表是广州某中学在暑假期间出游的游程安排表,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京广铁路线,到达省武汉市。
(2)该旅行团将在第天坐轮船沿长江(顺、逆)行,游览我国的三峡风景区。
(3)到达重庆后,该旅行团又坐火车经成渝线,到达成都市,这期间,它们也可以沿途观赏
盆地的景色。
(4)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局促等缺氧情况,其原因可能是(请选择:A纬度增高B纬度降低C海拔升高D海拔降低)。途中,游客们都不断(增加/减少)衣服。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
年份{年) |
1953 |
1964 |
1982 |
1990 |
2000 |
2010 |
人口(亿) |
5.9 |
7.1 |
10.3 |
11. 34 |
12.66 |
13.39 |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可知,2000年至 2010年的10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亿。与1990年至2000 年的10年间增加的人口数相比较,我国近十多年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_____(上升或下降),这说明我国实行的人口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已见成效。
(2)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为界,_______多_______少。
长江黄河哺育了两岸的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山脉,黄河发源于山脉,它们上游水文特征的相似之处是。
(2)图中甲、乙两个水利枢纽中,表示三峡水利枢纽的是。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不包括。(填数码)
流域内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干支流水电站众多,阻碍洪水下泄
③上游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④中游泥沙淤积及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4)上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5)图中②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