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 |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
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 |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
读图2“北极地区图”,回答6—7题。
6.北冰洋沿岸各国纷纷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深海探测,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有利于各国沿海滩涂的开发 B.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
C.该区域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D.探测海水深度,填海造陆
7.A半岛多峡湾,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板块活动 C.冰川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读图6和图7,回答l0~11题。
10.我国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表明
A.我国玉米种植技术不断提高
B.我国玉米市场预期需求量不断提高
C.我国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下降
D.我国种植玉米的成本不断下降,种植玉米的利润提高
11.关于2007年我国玉米消费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
A.出口率低,我国应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B.用于口粮的比重较低,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日益改善
C.饲料消费比重大,玉米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畜牧业发展
D.工业加工消费比重较小,我国玉米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低
读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表,回答8~9题。
8.我国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A.我国劳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8.我国城市化速度快
C.我国于200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9.图5中正确表示我国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材料,回答6~7题。
标绘树木基于可以整体考察树木年轮序列,进而可以确定树木生长期内极端或异常事件。图4示意对三棵树木基干的标绘:第一圈记作○,最后一圈记作⊿。横轴上方的垂线代表宽年轮,年轮愈宽,所做出的线愈长;下方的垂线代表窄年轮,年轮愈窄,所做出的线愈长。
6.图4所示树木年轮的变化特点是
A.年轮宽度变化是均匀的
B.树木3的年轮宽度变化最大
C.树木1树龄最小,年轮宽度变化最大
D.树木的年轮宽度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7.1970—1988年间是一段干旱期,期间极端干旱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76年 C.1980年D.1988年
读图3,回答3—5题。
3.关于图示地区各处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与②处岩石相接触,使②处岩石变质 B.②处岩石因高温高压而形成
C.③处岩石埋藏较浅,易变质 D.④处岩石具有气孔构造
4.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先后顺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皱褶的形成晚于断层的形成
B.水平岩层的形成晚于倾斜岩层的形成
C.沉积物的形成早于喷出岩的形成
D.岩浆岩的形成早于沉积岩的形成
5.关于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处是风力侵蚀形成的谷 B.乙处是堆积作用形成的山
C.丙处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谷 D.丁处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