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
9446 |
6620 |
7860 |
8730 |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有人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中国“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A.长城、都江堰 | B.秦兵马俑、都江堰 |
C.长城、京杭大运河 | D.长城、隋朝大运河 |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 B.增加了政府收入 |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 D.扩大了社会消费 |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根源是()
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 |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
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
我们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其主要依据是:()
A.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也意味着世界市场雏形开始 |
B.价格革命引起的社会分化 |
C.揭开了殖民扩张之路 |
D.冲击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大会盛况的传媒有:()
①报纸②广播③电视④互联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