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D.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A.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 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
C.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 D.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
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