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3)用多用电表“×l0”的电阻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体电阻R 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记)
电流表A1(量程0~4 mA,内阻约50Ω ) 电流表A2(量程0~10 mA,内阻约30Ω)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10kΩ) 电压表V2(量程0~l5 V,内阻约25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电流表应选择 ,电压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填仪器符号),请在框中画出测量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某同学利用以下器材测量电源电动势、内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约1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
电压表两块(内阻很大,量程3V)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0.6A)
滑动变阻器A(0~3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电路,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不同位置时,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器材代号“A”或“B”);
⑵根据甲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⑶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已经画出了U3-I(U3=U1-U2)图线,请你在图中画出U2-I图线;
⑷根据图线,求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定值电阻R0= Ω.
关于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多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
(2)如图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
(3)在以上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
从以下器材中选取适当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阻值约为15kΩ的电阻Rx的电路,要求方法简捷,Rx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要尽可能提高测量的精度。
电流表A1:量程300μA,内阻r1为300Ω,
电流表A2:量程100μA,内阻r2= 5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r3约为15kΩ,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r4≈10KΩ ;
电阻R0:阻值约为25Ω,作保护电阻用,额定电流为1A,
滑动变阻器R1,阻值约为50Ω,额定电流为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约为1000Ω,额定电流为1A,
电池组E:电动势4.5V,内阻很小但不可忽略,开关及导线若干。
(1)应选用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分别是:________、、(填仪表代号)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用所测数据对应的物理量计算Rx,计算表达式为Rx=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过程中,正确操作获得金属丝的直径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所示,则甲、乙、丙的读数值依次是:_____mm、_____A、____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