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该表所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南 方 |
北 方 |
|||||||||||
南 京 |
浙江 |
福 建 |
四 川 |
广 西 |
江 西 |
湖 广 |
广 东 |
北 京 |
山 东 |
山 西 |
河 南 |
陕 西 |
27 |
26 |
11 |
9 |
2 |
22 |
12 |
5 |
17 |
13 |
5 |
11 |
2 |
114 |
48 |
A.明代中国政治中心向南方转移 B.南方较北方更重视科举考试
C.明代中国的文化重心在南方 D.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热衷于做官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受阻,但却有一个国家安然渡过了这次危机,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国家是( )
A.民主德国 | B.日本 | C.联邦德国 | D.美国 |
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 |
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 |
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
罗斯福说:“从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