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是1930年在甘肃北部居延注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代木简》。

它记录了这座烽燧所拥的兵器及其它驻屯军用品的数目,其中有东汉和
帝“永元”的纪年。对上述信息的认识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起源于木简刻字
B.为便于流传,弃纸而用木简
C.木简上的文字应该是楷书
D.木简仍是当时重要的书写载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的变化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阶级观点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