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 )
A.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 B.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
C.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 D.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
“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材料中的“善事”主要指 ( )
A.进一步加强世界联系 | B.传播工业文明的成果 |
C.推动近代工业的兴起 | D.为世界各地提供商品 |
16-18世纪,西班牙、荷兰、英国依次成为海上世界殖民霸主。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殖民霸权不断转移 |
B.英国国力超过西班牙 |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D.工业资本优于商业资本,资本主义优于封建主义 |
宋朝时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种“爆炸性的影响”是 ( )
A.一批城市因工商业发展兴起 | B.产生股份制公司和证券公司 |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制度衰落 | D.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
清代《履园丛话》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次之,典当铺又次之”的思潮,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
A.国家重视农业 | B.商人地位低下 |
C.海外贸易不发达 | D.重农抑商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