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1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条例》将近年来迪庆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材料说明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立法自治权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深受人们的关注,例如2008年由“三鹿奶粉”引发的问题蔓延到许多乳制品企业,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引起奶粉行业的信任危机。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
视。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在考虑自己的商业利益之外,更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公共影响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运用整体与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霍懋征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她一生从事小学教育,桃李满天下,被誉为国宝级老师。霍老师去世后,温家宝总理赶到现场告别,后事极为隆重。霍懋征走了,也给各级政府提出了要求,尊重教师,爱护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就从最实际的地方做起,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最得人心的地方做起。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A.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
|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
| C.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 |
| D.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这些观点各有差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承认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 B.都承认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
| C.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D.都否认自然界具有客观性 |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
的正确理解是
①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②精神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是时有时无的
③精神力量往往是具有决定作用的力量
④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的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循环经济概念和措施的提出,体现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①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们要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开始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人们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过程,人们的活动不能改变自然的规律和进程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