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专制制度的衰落 B.西方文明的影响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完成以下“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在士大夫阶层中渐次流传开来。有人说:“彼之火炮,始自明初,夹板舟,亦郑和所图而予之者。即其算学所称东来之借根法,亦得诸中国。”对“西学中源”说正确的评价是()
①反映了晚清人士的民族文化自大心态
②为反对学习西方事物提供了依据
③为学习西方的先进事物提供了依据
④“西学中源”反映了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随着古代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下列体现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作品是()

A.《诗经》 B.《离骚》
C.《感天动地窦娥冤》 D.《上林赋》

其书被书论家评为“法度备存而端劲庄持”,其人被欧阳修评为:“忠臣烈士,道德君子”,这位唐代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张旭 C.王羲之 D.黄庭坚

关于“天理”和“人欲”朱熹有一段论述:“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人的欲望都是合理的
C.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D.天理和人欲是统一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