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尚书工部》载:“少府监(掌手工技巧的事务)匠19850人,将作监(掌土木匠的政令)匠15000人,散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材料直接反映了唐代官营手工业
A.政府管理混乱 | B.产品大多精美 |
C.工匠技艺高超 | D.使用上等原料 |
500年前的中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有人设想: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不去攻剿双屿岛,而是打开国门,利用压倒性贸易优势,中国的世贸中心地位,可能保持500年至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明朝政府
A.继续重农抑商 | B.抑制土地兼并 |
C.实行海禁政策 | D.加重外贸税收 |
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A.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 |
B.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 |
C.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 |
D.公田归贵族所有,私田归庶民所有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反映出
A.农时变化,指导农事活动 | B.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 D.耕作制度和水利灌溉发展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