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
|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
西方史学家这样评价苏联的“五年计划”:“这些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虽然与现在由计算机制定的计划相比非常原始,但也有三大卷,达1600页之多,其中包括的表格和统计资料涉及重工业、轻工业、金融、合作社、农业、运输、通讯、劳力、工资、学校、文学、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险等各方面。”这说明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是 (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B.经济计划制定详尽而具体 |
| C.国家统一调配人力和物力 | D.与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 |
2012年7月27日,伦敦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布拉纳朗诵了莎士比亚喜剧〈暴风雨〉台词:“上天赋予你一种坚忍,当我把热泪向大海挥洒,因心头的怨苦而呻吟的时候,你却向我微笑;为了这我才生出忍耐的力量,准备抵御一切接踵而来的祸患。”这段话突出的核心思想是 ( )
| A.肯定人的思想和力量 | B.上帝是人力量的源泉 |
| C.人的生存须学会忍耐 | D.用理性正确对待人生 |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认为“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
| C.罗马法具有先进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
美国的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叙述:“既然缺乏受过训练的老师,那就只好雇用不够资格但政治上的可靠的人予以替代了。高中毕业生被分配去教初中的现象并不罕见,特别是在农村。”这种现象出现在 ( )
| A.过渡时期(1949——1956年) |
| B.探索时期(1956——1966年) |
| C.“文革”时期(1966——1976年) |
| D.新时期(1978——至今) |
“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说明康有为 ( )
| A.成为了中国近代宗教改革的领袖 |
| B.使儒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
| C.利用儒学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
| D.用西方思想把孔教打造成新的思想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