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2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材料二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一,请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上述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类余额宝产品实质上是一种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们受到追捧,除了互联网营销的巨大效应、方便灵活的存取方式和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等优势外,最根本的还在于目前我国的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高于银行长期存款利率成为可能。余额宝们的“屌丝逆袭”,给传统商业银行带了巨大的冲击,必将加速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材料二:余额宝自上市开始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而2月21日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文呼吁取缔余额宝则引爆了新一轮关于余额宝所代表的互联网创新金融产品的讨论,并且延续至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在完善金融业政策时应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而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但他认为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相关政策会更完善一些,这意味着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无疑将加码。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在面对围绕余额宝的争议时应有的作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政治民主是保障。有观点指出,在“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同时也要“把权利放出笼子”。
对此,小王认为“把权力关进笼子”和“把权利放出笼子”二者之间自相矛盾。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应知识说服他。

材料一: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市场消费状况变化一览表

注: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O%,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实际增长9.3%。2013年“恩格尔系数”城镇为29.9%,农村为39.3%,首次降至30%、40%以下。
材料二:2014年1月1 5日,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中再次强调:各级党组织密切联系实际,制定措施.坚决正风肃纪,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禁公款宴请、赠送节礼、违规消费;严查领导干部到私人会所活动、变相公款旅游;将领导干部收受礼金行为纳入重点纠正范围。……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
(1)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材料一反映的消费市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简析这种变化对相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要“让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我们普通公民能够做什么。

“颂诗文 感古韵”迎“世界读书日”2013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这是一个充满书香的日子。自“世界读书日”确定以,每年的这一日,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书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我们作为未的主人翁,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事关民族的兴衰。
针对现实生活中人文阅读的现状,请你拟一份能够说服人们重视人文阅读的演讲稿提纲。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凝炼,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