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34分,共7小题)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①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②崩,侨将厌③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④,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选自《左传》)
[注]①子产,名“侨”。下文中“蔑”即指然明,“虎”即指子皮。②榱cuī,椽子。③厌,同“压”。④贯,同“惯”。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游于乡校游:游玩
B.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医治
C.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少:年纪轻
D.微子之言,吾不知也微:不是

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吾子爱人则以政/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B.使夫往而学焉/或植杖而芸籽
C.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园日涉以成趣
D.其谁敢求爱于子/山原旷其盈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产不同意毁乡校,是因为他认为人们到乡校议论执政的好坏,有利于执政者改进提高,也有利于老百姓宣泄他们的情绪。
B.尹何很老实,深得子皮喜欢。子皮认为尹何不会背叛自己,想派尹何治理封邑。
C.子产认为子皮该派尹何去学习美锦制作,这样对尹何可能更合适。
D.子产善于通过比喻来说明执政的道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生动化,表现出很高的水平。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划线处不得超过6次,3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选自《礼记·大学》)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1~4题目。
截冠雄鸡志
李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寻其群体。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见粟而长鸣,如 其众鸡命:指挥。
B. 而仰望焉,而 望焉旋:回头。
C. 家之六雄鸡勿敢独 焉校:较量。
D. 吾心既伤之,遂 之志:记载。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遂掏粟投于地 呼之庄宗受 藏之于庙
B. 鸡,禽于家 也抟扶摇而上 九万里
C. 而陈氏寓 于我群焉子 武城,闻弦歌之声
D. 客鸡义勇超 群恢恢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

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

A. 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
B. 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是以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
C. 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
D. 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众鸡闻而曹奔于粟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译文:

⑵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
译文:

⑶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译文:

阅读材料,完成1~4题。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连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
(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

1.

用斜线"/"给上面文青文中的面线部分断句。(限3处)

2.

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限填城市名)

3.

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宋史》

4.

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
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悉师欤?亟待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选自《柳宗元集》,有删节)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且求中以益己益:充实

B.

吾子无以韩责我责:指责

C.

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策攻:加固

D.

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爱:吝啬

2.

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

B.

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C.

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

D.

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
(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

4.

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羡易粟万石,备 贷 振:救济。
B. 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 之 当:承担。
C.大事,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 核所积金银, 之籍 著:彰显。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士酋与临境争第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 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 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 韩文刚者易析,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 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 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 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