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君举必书,良史也。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日:"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日:"《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20.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其 无 以 易 之 柔 之 胜 刚弱 之 胜 强 天 下 莫 不 知 莫能 行。
21.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②,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③,是为天下王。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⑴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②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⑵这段话表达了儒家什么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题
送李愿归盘古序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谷。阳:这里指南面 |
B.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方便 |
C.采于山,美可茹茹:吃 |
D.触刑辟而诛戮辟:法 |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B.①从茂树以终日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C.①伺候于公卿之门 ②能谤议于市朝 |
D.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引出我的朋友李原居住在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 |
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 |
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
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相同。文末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全文的说理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刺史。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明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干:求
B.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但:但是
C.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贻:留下
D.故事皆搢笏于带故事:旧例,成法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叙为昭穆,尤亲重之B.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
C.时张说为中书令D.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
7.下列句子每三句编为一组,全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的一组是 (3分)
①此子必能致远②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③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
④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⑤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⑥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
A.①③④B.②④⑤ C.②③⑥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九龄年幼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高度赞赏,王方庆预言他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B.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有权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他于是借机提拔了自己亲信的官员,张九龄给他提出建议,结果未被采纳。
C.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的时候,常常推荐张九龄,认为他才能卓著,可以担任集贤院学士,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当时就同意任命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D.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妒忌张九龄的才能,所以用牛仙客的事情设计陷害他,结果张九龄上当,被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时 御 史 中 丞 宇 文 融 方 知 田 户 之 事 每 有 所 奏 说 多 建 议 违 之 融 亦 以 此 不 平 于 说 九 龄 复 劝 说 为 备 说 又 不 从 其 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②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人诣阙讼褒授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
译文:
(2)周敏为人所谤,不付法司,悬即放免,臣之罪二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