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怀吴中①
(宋)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注]①这首诗写于淳熙元年(1174)陆游离蜀州通判任后.“吴中”,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②灞桥:桥名,在长安东三十里的灞水上.
首联中的“挑灯”、“句句”看似寻常,其实却是理解全诗的关键。请你结合课本节选的《离骚》的内容和你所了解的屈原的遭遇,谈谈你对陆游夜读楚辞心境的理解。
答:                                                                
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西溪无相院①(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②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张先在当时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诗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1)“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



(2)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1)“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



(2)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注】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请对第二句中的“遍”字进行赏析。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⑴“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⑵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