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7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3分)
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南海旅次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文学常识填空。
①.按字数分,词可分为小令、、。
②.从题材看,《山居秋暝》是一首 诗。
③.从体裁看,《蜀道难》是一首 诗。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
天净沙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飞红”意思相同。 |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现当代诗歌鉴赏(共6分)
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写诗人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火车站“眺望星空”时获得的巨大的心灵震撼。 |
B.诗人“眺望星空”,感受到了自然的博大;而“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则体现了人的渺小。 |
C.青草“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以动植物的生命状态烘托此情此境归于死寂。 |
D.陋室屋顶“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写出了星空的繁密,更描画出心灵祭坛的璀璨。 |
E. 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内心的宗教情感非常纯洁和虔诚,此刻他已成为一名坚定的信徒。本诗朴素,但情感深挚。如写‘‘风”的两句,前句从的角度写出环境空旷渺远的特点;后一句则极富有的纵深感,不禁让人想起唐人张若虚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