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是( )
A.A-x+n+48 | B.A-x-n-24 | C.A-x+n+24 | D.A+x-n-24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该钾盐是K2CO3 |
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说明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 |
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硅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
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 |
B.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Si + Ca (OH)2 + 2NaOH = Na2SiO3 + CaO +2H2↑ |
C.用HF酸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
D.单质硅的制备: SiO2 + 2CSi + 2CO↑ |
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过量新制的氯水滴到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 |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
D.氯水能使有色花瓣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不能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下列过程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是( )
A.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3溶液 |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 |
C.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D.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