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古诗。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草木到_________。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 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 共金尊。

注:①诗人种梅养鹤成舞,终身不娶,世称其"梅妻鹤子"。②合:应该。③檀板:演唱时用的木拍板,此处指歌唱。

(1)诗中描绘的"梅花"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本诗艺术表现"绝伦""曲尽其妙",试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后诗中的铜雀台为    所建。

(2)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

(3)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中宵

杜甫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注】①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②绮疏,指雕花的窗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

B.

"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

C.

"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

D.

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

(2)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

下面是著名诗人聂绀弩先生读《水浒传》后写的一首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董超薛霸

聂绀弩

解罢林冲又解卢,英雄天下尽归吾。

谁家旅店无开水,何处山林不野猪?

鲁达感悲齐幸免,燕青义愤乃骈诛。

佶京俅贯江山里,超霸二公可少乎!

①概括第二联涉及的故事情节,并根据此联简析诗人对"林、卢"所处社会的认识。

②尾联中"佶京俅贯"和"超霸二公"代表了封建社会中的哪两类人?

(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