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
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
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 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是: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世卿世禄制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这表明: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
下列对西周政治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有:
①在宗法系统里,天子和诸侯同时具有大宗与小宗的双重身份
②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将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宗法制主要是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