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对“四百人会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形成于梭伦改革时 | B.由雅典的4个部落各选出100人 |
| C.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 D.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权利参选 |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着眼于儒家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 B.“性善论”的主张 |
| C.“民贵君轻”的思想 | D.“大一统”思想 |
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其中“天命”是指()
| A.天子的意志 | B.社会规律 | C.自然规律 | D.道德准则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即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