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回答:
(1)如果选用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时,请用下列仪器设计一个简单的试验方案。
① 仪器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完毕时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② 列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_________;
③ 下列情况将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以下选择填空不限1个正确答案,均用字母编号填写)
A. CuO未全部还原为Cu
B. CuO受潮
C. CuO中混有Cu
(2)如果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其它方案可选用测定的物理量有_______
A. m(Cu)和m(CuO) B. m(N2)和m(H2O)
C. m(Cu)m(H2O) D. m(NH3)和m(H2O)
某化学小组同学向一定量加入少量淀粉的NaHSO3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IO3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突然变蓝色。
(1)查阅资料知NaHSO3与过量KIO3反应分为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为IO3-+ 3HSO3-=3SO42-+3H+ + I-,则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测定溶液变蓝所用时间探究浓度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调节反应物浓度和温度进行对比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0.02mol/LNaHSO3溶液/mL |
0.02mol/LKIO3溶液/mL |
H2O/mL |
反应温度/℃ |
溶液变蓝的时间t/s |
① |
15 |
20 |
10 |
15 |
t1 |
② |
a |
30 |
0 |
15 |
t2 |
③ |
15 |
b |
c |
30 |
t3 |
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表中a=________;实验①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b=________,c=________
(3)将NaHSO3溶液与KIO3溶液混合(预先加入可溶性淀粉为指示剂),用速率检测仪检测出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又逐渐减小。课题组对起始阶段反应速率逐渐增大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三:
假设一:反应生成的SO4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SO4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二:反应生成的H+对反应起催化作用,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反应速率可用测速仪测定)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B装置制取氨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密度②颜色③溶解性④热稳定性⑤与氧气反应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并收集X气体,则X可以是下列气体中的________。
①CO2②NO③Cl2④H2⑤HCl
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
(1)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_______,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l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
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
①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利用含铜废料(主要成分为Cu和CuO,还有少量的A1,Fe及其氧化物)生产胆矾,其实验方案如下:
(1)上述流程中,操作1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
(2)酸溶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
(3)请写出酸溶过程单质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5)操作3是一系列操作.其操作为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___________、小心干燥。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显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
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③丙装置中通人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