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中危害最大的是
| A.重金属 | B.有机物 | C.酸碱 | D.钙镁离子 |
下列各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FeS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中 |
|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中,却能溶于醋酸中 |
| C.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稀硫酸洗涤BaSO4沉淀,用水洗涤造成BaSO4的损失量大于用稀硫酸造成的损失量 |
| D.Cl2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单质S沉淀 |
25℃时,有浓度均为1 mol/L的(NH4)2SO4、(NH4)2CO3、(NH4)2Fe(SO4)2三种溶液,若测得其中c(NH
)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 B.c>a>b | C.b>a>c | D.a>c>b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4OH- |
|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2+ |
|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 Fe2+ |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A.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
| B.弱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
| C.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 |
| D.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O32-、NO3- |
| B.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Na+、NH4+、I-、Br- |
| C.c(H+)=10-1 mol/L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
| D.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的溶液中:Na+、Mg2+、Cl-、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