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C.农民许用高价赎买份地 | D.农民成为商品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 B.3个 |
C.2.5个 | D.0.55个 |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
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 |
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
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棉花输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大量建立 |
B.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 |
C.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采用 |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