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 系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 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 巨大成就,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其中最 根本性的问题是

A.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 B.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C.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 D.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取消商品和市场体系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

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代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时期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