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如头晕、头疼,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成份。下面关于二氯甲烷(CH2Cl2)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烃 |
B.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
C.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
D.涂改液是由多种元素原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
已知镁和稀硝酸反应时,每有1mol HNO3反应,就有0.8mol电子转移,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A.NO2 | B.N2O | C.N2 | D.NO |
取5 mL 0.1 mol·L-1KI溶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 mLCCl4,充分振荡,静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下层CCl4溶液呈紫红色 |
B.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酸性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产生,则表明该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 |
C.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显红色,则表明该反应存在化学反应限度 |
D.该实验中KI与FeCl3反应后(未加CCl4),溶液中存在Fe3+、Fe2+、I−、I2等微粒 |
把下列四种碳酸氢钠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其中反应开始时速率最大的是
A.10 ℃ 20 mL 3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 |
B.20 ℃ 30 mL 2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 |
C.20 ℃ 10 mL 4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 |
D.10 ℃ 20 mL 2 mol·L-1的碳酸氢钠溶液 |
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物质 |
Na2O |
NaCl |
AlF3 |
AlCl3 |
熔点℃ |
920 |
801 |
1291 |
190 |
物质 |
BCl3 |
Al2O3 |
CO2 |
SiO2 |
熔点℃ |
-107 |
2073 |
-57 |
1723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不完全是离子晶体
B.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C.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
C.加热NaCl使之融化 | D.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