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1998年11月17日《生活报》报道,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有很多挥发性有害物质,吸入后易引起慢性中毒,如头晕、头疼,严重者抽搐、呼吸困难,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成份。下面关于二氯甲烷(CH2Cl2)几种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烃
B.它是由氯气和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C.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2∶2
D.涂改液是由多种元素原子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双选)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H=-Q kJ·mol1(Q>O),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浓度
时间
c(NH3) (mol/L)
c(O2 ) (mol/L)
c(NO) (mol/L)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975
0.5
第6min
0.3
0.975
0.5
第8min
0.7
1.475
0.1
第10min
0.7
1.47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75 mol/(L·min)
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C.第4 min时、第8 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不相同
D.在开始反应的前2 min内,该反应的△H=-0.05Q kJ·mol1

(双选)常温下,向20 mL 0.2 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代表H2A,II代表HA,III代表A2)。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V(NaOH)=2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HA)>c(H+)>c(A2)>c(OH)
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
C.NaHA溶液中:c(OH)+c(A2)=c(H+)+c(H2A)
D.向Na2A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下列实验方法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解释或结论
A
检验CH2=CH-CHO中含碳碳双键
将丙烯醛溶液滴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丙烯醛中碳碳双键与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
B
确认某无机酸浓溶液的溶质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放于试剂瓶口,有大量白烟
该无机酸一定为盐酸
C
鉴别一份红棕色气体成分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插入气体中,试纸变蓝
该气体一定为Br2
D
探究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的条件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不再分层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发生皂化反应

用S-诱抗素制剂,可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S-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18O4
B.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
C.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 mol NaOH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标准燃烧热(△H)为—241.8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