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王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在一家外资企业当技术员,消费观念与父母有很大的不同,是个典型的月光族。工作才两年,他已换4个手机,主要原因是为了跟上潮流。有一次他花了5500元买了一款新上市的手机,父母批评了他,可是他觉得用一个与众不同的手机很炫!
(1)材料中小王的消费观念受到怎样的消费心理影响呢?
(2)请简述消费者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全会还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为此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中央这一判断的合理性。
(2)说明“十二五”时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学意义。
(3)请指出“五个坚持”各自反映的哲学道理:

“坚持”的内容
反映的哲学道理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材料一:2000-2008年我国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其占GDP比重表(亿元、%)

年份
GDP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0
99214.6
47044.8
47.4
2001
109655.2
51797.8
47.2
2002
120332.7
58046.6
48.2
2003
135822.8
64525.9
47.5
2004
159878.3
73373.3
45.9
2005
183687.9
83246.6
45.3
2006
210871.0
94310.6
44.7
2007
246600.0
111978.4
45.5
2008
300670.0
128342.2
42.7

材料二:我国基尼系数早在2006年就已达到0.49。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并以每年0.1%速度递增。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有人认为,国家要提高居民收入,只能依靠推动经济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已超过2008年1月11.3%的历史最高值(2005年有此数据统计以来)。
材料二:10月11日,杭州市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调控政策,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普通住房供地及建设管理,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和“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四个部分。意见暂定杭州市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杭州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停止执行购房补贴政策,恢复征收房地产登记等相关收费,并提出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
(1)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市是如何运用调控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

材料一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荣辱观念,有不少思想家都有过关于荣辱的论述。如强调“好荣恶辱……乃君子、小人所不同也”,“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认为荣辱问题事关人格问题。古代荣辱观强调以“仁”、“义”为界限,“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材料二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它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必将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发展。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古代荣辱观是什么关系?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

材料一:2010年国庆节,世博园内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晨,56个民族、56名志愿者,作为一个特别的方队参与在园区举行的国庆升旗仪式,为祖国祝福,为世博喝彩。之后,他们来到世博轴的平台上为游客提供参观问询服务,56名代表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佩戴统一的标识,服务热情、专业,获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值此新中国成立61周年之际,56个民族代表同心同力,弘扬志愿者精神,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生日送上了最真挚的礼物。
材料二: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李桂林、陆建芬19年撑起悬崖小学。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材料三:《感动中国》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它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了主旋律。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中所体现的时代主旋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文化?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青年人肩负着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请你就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实际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