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边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限制私人资本 | B.与外商争夺市场 |
C.保护外商企业 | D.追随外国资本 |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
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 |
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
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
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
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