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决定“大政奉还”的原因有( )
①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②保住实际权力③以退为进④真心拥戴天皇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
B.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 |
C.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C.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 D.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
A.强国御辱 | B.实业救国 | C.民主共和 | D.科学理性 |
某处名胜古迹有这样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的遗愿是( )
A.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平等 | B.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 |
C.思想启蒙,革新传统文化 | D.扶助农工,实现共产主义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B.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C.李贽笔下的孔子 | D.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