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种观点主张( )
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 | 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 |
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 | 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
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
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
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
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
A.分封制的确立 | B.郡县制的确立 |
C.宗法制的确立 | D.三省制的确立 |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
B.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
C.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 |
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
B.实行察举制 |
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
D.郡国并行制 |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直到清代,中国社会
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
指
A.中央集权 | B.盐铁官营 |
C.“贱商令” | D.“海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