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 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 )
| A.言论自由权 | B.司法审查权 | C.弹劾总统权 | D.司法解释权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挽救民族危亡 |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对此某学生提出:“毛泽东出身农民,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书上明显错误。”对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 A.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一家之言”,结论不一定合理 |
| B.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
| C.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结论差异合理 |
| D.该学生对“农民阶级”这一概念理解片面,结论错误 |
《凡尔赛和约》中最能反映英国愿望的是
|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
| B.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
| C.限制德国军备 |
| D.德国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
巴黎和会上争论的焦点是
| A.如何落实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
| B.如何对付苏联 |
| C.如何处理德国 |
| D.如何处理中国的山东问题 |
以下对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1918年1月18日、英国 |
| B.1918年1月18日、法国 |
| C.1919年1月18日、英国 |
| D.1919年1月18日、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