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到来前的午夜,《印象·普陀》在舟山首演。《印象普陀》首先打动观众的不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条件、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件不具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条件。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 |
B.条件具备了,人们就能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C.人们按规律办事,要受到条件的限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无用的 |
D.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有条件的,受物质条件制约 |
漫画《地尽其力》启示我们( )
地尽其力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B.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C.规律服务于人的需要 |
D.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主要特征 |
“既要有敢想、敢干的雄心壮志,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上述要求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
C.办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
D.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
2006年6月24日,当公众对垄断行为反映十分强烈之际,反垄断法草案在经历12年的砥砺之后,反垄断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哲学上讲,打击垄断 …( )
A.保护市场竞争公平有序地进行 |
B.说明市场调节存在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
C.坚持了依法治国原则 |
D.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抗震30周年纪念日。30年前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唐山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孕育出“抗震精神”,使唐山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冀东大地。“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是人们对地震和震后救灾的概括。这一说法( )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 |
B.夸大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C.割裂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 |
D.坚持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