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实事求是做物理实验的原则,彬彬同学按图所示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
1 |
1.0 |
0.7 |
2 |
2.0 |
1.2 |
3 |
3.0 |
1.7 |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回想你的
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C.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2)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为了减小偏差,我们可以改进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3)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沿______方向做 运动。若方向稍微偏离一点,
则机械效率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如图甲所示,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手电筒里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如图乙),它可以让小灯泡发出的光又远又直,这种设计应用了光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原理.
小欣猜想:声音也有反射现象,凹形面对声音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呢?于是,小欣利用雨伞和机械手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1)如图丙所示,水平放置并固定雨伞,他把耳朵贴在伞柄上,逐渐改变耳朵在伞柄上的位置,直到听到周围的声音一下子清晰了很多,记下这个位置A.这说明声音在凹形面上反射时,凹形面对声音有 的作用.
(2)为了进一步探究凹形面对声音的作用,他把一块机械手表挂在伞柄上的A点,当他的耳朵位于三米远的B点时(B与A在同一水平高度),听不到手表声.经过擒到分析,他又找到另一把相同的雨伞,在做了必要的调试后,终于听刭了手表声.那么这两把伞的摆放方式应该如图中的 (填“丁”或“戊”)所示.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 ;② .
(一)如图是“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 (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表是某同学实验中的一组数据:
电流表的位置 |
A |
B |
C |
电流I/A |
0.3 |
0.3 |
0.5 |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A,
(4)如果用电压表测得AB、BC、AC间电压分别为U1、U2、U3 ,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 。
(二)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如果上面三个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 ,请你写出正确的结论表达式:
如图所示,是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温度计、 ,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的 (选填:相同、不同)。
(2)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3)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选填“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观察下图中一系列实验,并解答相关问题
(1)图(a)、(b)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图(a)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图(b)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段;
③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b)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段。
(2)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④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⑤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d)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⑥如图(e)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