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选修3-3】
(1)在某一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设此状态为甲),现设法降低气体的温度同时增大气体的压强,达到状态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在状态甲时的密度比状态乙时的大
B.气体在状态甲时的分子平均动能比状态乙时的大
C.气体在状态甲时的内能比状态乙时的大
D.气体从状态甲变化到状态乙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多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2)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U形管中用水银柱封一段空气柱L,当空气柱的温度为14℃时,左臂水银柱的长度h1=10cm,右臂水银柱长度h2=7cm,气柱长度L=15cm;将U形管放入100℃水中且状态稳定时,h1变为7cm。分别写出空气柱在初末两个状态的气体参量,并求出末状态空气柱的压强和当时的大气压强(单位用cmHg)。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3-4]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的频率越低,衍射现象越明显
B.杨氏干涉实验中,只减小双缝间距,干涉条纹间距变大
C.一束白光通过平行玻璃砖后,光的传播方向和光束的宽度都不会发生变化
D.一根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中观测长度总比静止时长度大

(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其波动周期为0.1s,沿x轴方向上,在t=0时刻观察到位移相同的几个质点依次为P1、P2、P3、P4、…,且P1与P2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40m,P2与P3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60m,P3与P4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40m,则波传播的速度为 m/s,在以后某时刻P1处于波峰,则至少需经过 s的时间,P4质点到达波峰;
(3)如图所示是一透明的正方体截面图,正方体棱长为a,折射率为,一束在纸面内传播的光从上表面中点O射入正方体,入射角i=60°,真空中光速为c,求光通过正方体的时间。

如图所示,一竖直面内的轨道由粗糙斜面 AB 和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 BCD组成,AB 与 BCD 相切于 B 点,C 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圆弧BC所对应的圆心角θ=60°。现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 ABC 上离地面某一高度h(大小可变)处由静止下滑,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求:

(1)当时,物块滑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
(2)当h为多少时,物块恰能滑到圆轨道的最高点D;
(3)在满足(2)问的条件下,物块将从D点离开圆轨道,则物块即将与轨道首次相碰时的动能为多大?

如图所示,薄平板A长L=1m,质量为kg,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上最右端处放一个质量kg的小物体B,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B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初系统静止。现在对板A右端施一大小为F=36N的水平恒力作用并开始计时,则:(取m/s2

(1)A、B两物体分离时F的功率P;
(2)在t=5s时B与平板A左端的距离x;
(3)在t=5s内平板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以v0=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5kg物体,物体落回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10m/s。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且和地面碰后不再反弹 (以地面为重力零势能面,g=10m/s2),求:
(1)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2)物体在离地面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火箭发射卫星的开始阶段是竖直升空,设向上的加速度为a=5m/s2,卫星中用弹簧秤悬挂一个质量m=9kg的物体。当卫星升空到某高处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5N,那么此时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千米(地球半径取R=6400km,g=10m/s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